帝亚吉欧要搞事情。 根据华尔街日报昨天的报道,帝亚吉欧正在积极寻求机会挑战苏格兰威士忌协会的权威,意欲打破传统推出新种类的苏格兰威士忌。根据日报记者获取的“高度机密”内部文件,帝亚吉欧有计划推出“Scotch Whisky Infusion”的酒,用利可酒的方法,在成熟苏威的基础上人工添加味道,以低于40度的酒精度装瓶,称为苏格兰威士忌,并沿用现有的威士忌品牌名。核心意义是让威士忌利可酒可以标注苏格兰威士忌的名字。 威士忌为基础添加其他味道做利可酒这事不新鲜,市场上一直有不少产品。北美那边不用说了,没几个厂子不干的,苏格兰本地则是有像帝王的Highland Honey(加蜂蜜),百龄坛Brasil(加青柠),J&B Urban Honey(还是蜂蜜),Arran Gold Whisky Liqueur和埃德拉多尔Whisky Cream(类似百利甜),齐侯门Bramble Liqueur(黑莓),CB的Orangerie(蜜橙),更不用说大名鼎鼎的杜林标,等等以苏格兰威士忌为基础的利可酒。但大家都遵纪守法明确标明Liqueur。而帝亚的想法是将此类酒设立为新的苏格兰威士忌子种类,并冠以“Scotch Whisky”的大产品名。也就是说,帝亚想推出像Johnnie Walker Red Label Cherry Scotch Whisky这类的酒。 虽然Scotch Whisky和Whisky Liqueur好像差不太多,但在法律定义上有天壤之别。一瓶酒能成为Scotch Whisky苏格兰威士忌,必须满足严格的生产程序要求,包括产地,原料,蒸馏方式,陈年时间,装瓶度数,缺一不可。这是苏威品质底线的保证,也是世界范围流行的根基。相比下Whisky Liqueur则不受苏威法律管辖,酒厂可以随意做,品质也参差不齐。如果帝亚成功推行,意味着此类酒会收编入现有威士忌立法的范畴规范化管理,会大大提升品牌效应,但同时消费者则有可能买到虽然名为苏威,但和真正苏威完全不同的酒。 报道说帝亚已经于去年正式将提议上交给苏威协会SWA,而丝毫不出意外的被秒杀。而内部文件则提出应对办法:帝亚可以在法律层面上控诉SWA越权干涉,直接要求英国众议院立法受理。 这里穿插一段SWA的历史和现状。苏威协会是在大概100年前,由当时的几家大型苏威酒厂联合创办的民间组织,本质上是自发的行业协会,并不是政府机构。如今,大多数苏威酒厂和酒业集团都是协会的会员,但也有一些由于各类原因没有加入(最出名的必须是CB)。虽然英国有关苏格拉威士忌的法律由SWA起草制定,但实际立法是由英国众议院通过,执行则是交由英国各地食品局和税务局,SWA本身并没有立法权和执法权。所以说SWA否掉帝亚的提议是越权,的确是可行的办法。但在实际操作中SWA的权力巨大,会员主动受约束,非会员则是不得不受约束(什么?不服管?大家一起搞死他~~),这比食品局发个不疼不痒的罚款要给力多了,详情请鉴CB大佬John Glaser的血书。不过这类疑似欺负弱小的做法,搞CB是一搞一准,但想搞帝亚可就不那么容易了,那可是拥有苏威40%市场份额的大佬。 如果苏威巨头帝亚吉欧和SWA之间真的开始神仙干架,就有好看的了。当然拉,报道归报道,这份高度机密内部文件除了记者谁也没看到。虽然华尔街日报是严肃的专业财经类新闻媒体,真实性基本不用质疑,没事也不会无聊到煽风点火,但我们并不清楚帝亚实际上有多认真的在推动。根据日报文章,帝亚是在对日后苏威的发展担忧,想借助这个更容易被年轻人和入门级市场所接受产品类型提升苏威整体的影响力。苏威近几年来整体增速减缓,面临其他威士忌大产区虽然仍然远远领先,但差距在不停的缩小。10年前苏威占全球威士忌的总市场份额是60%,2017年已经降到49%。而在同期,美国,加拿大,爱尔兰,日本都在获得市场份额。尤其是在波本和黑麦的大热推动下,美威已经从19%快速扩张到25%,势头相当强劲。虽然苏威还远不到背水一战的地步,但有前瞻性的居安思危是必要的,尤其是在当下产能大举扩张的情况下,出现明显的市场预期误判有可能导致10年后全线溃败。 先不管帝亚这个利可酒提议是不是靠谱,但这事的确又开始引起对SWA是否过于保守死板,压制创新的讨论。苏威到底是应该不遗余力的保持传统,还是该与时俱进的创新,的确是个长期的话题。 话说。。。据报道帝亚另一个被SWA秒否的提议是用Don Julio的龙舌兰桶陈威士忌。。。 |